代序《我-彼得》

➤ 我-彼得.目錄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代序)

  經典傲然風流,渾渾無涯,如一部莎士比亞。

  木心說,「英國得天獨厚的是文學之光華,一個莎士比亞足可使英國亡不了國。」喬伊斯也說得霸氣,如果都柏林在某場大浩劫中被毀,一本《尤利西斯》可以將這城巿重建起來。

  經典的巨大能量穿透時間,之所以能使一個國家千秋萬世,甚至使一座城巿復活再生,乃是因為它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國度,文化的國度,理想的國度。一個介乎虛擬和真實之間的國度。

  那些入于文字,出於書;入于光,出於膠紙;入于氣氛,出於戲劇的作品,不一定都成為經典,就在於能不能讓無生命的軀殼找到靈魂,能不能在舉世昏昏時,叫人聽見理想風中悠揚的笛聲;能不能在山窮水盡沒有方向時,叫人看見未來水邊青綠的草原;能不能在探問生命的意義時,叫人進入一個看不見卻又真實存在的國度。

  經典所建立的國是一個境界,既像是入於世,又像是出於世—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如一本《紅樓夢》,一本《罪與罰》,一本《臺北人》。白先勇說,「救贖一直是文學的主題。文學要達到很高的高度,必須觀照整個人生,必須跟宗教有所結合。文學最高的境界,也是宗教的境界。」

  又說,「宗教與文學交錯,既有聖境,亦有煉獄道與藝交織,那不僅是現實人生,在小說故事裡,成為一艘渡筏。如果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少了宗教關懷,也就不過是一本小說而已。」

  宗教關懷,就是人的關懷。

  每個紅樓人物,都有專屬於自己的一首詩。

  經典立世;經典就是那書,書中之書。

  人人心中都有一部經典,如《聖經》,如《天路歷程》。

  《天路歷程》是一場夢境,是一本精神自傳,是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宗教寓言文學。夢中人名叫基督徒,受宣道師指引,逃出將被焚燬之城,一路朝原野盡頭的亮光走去,尋訪有一扇小門的天城,途中一切所經所歷所改變。這條路是基督徒的歷程,也可以是所有人的歷程。

  《我-彼得》受到《天路歷程》的啟發,
  以文學筆意重建使徒彼得跟隨他的老師耶穌的這段路途。
  這不是一個夢中人,
  這是一個展露內心精神世界的人物,
  這是一條彼得的心路歷程。

  彼得初見耶穌時的眼神交會,他跟隨了又退去又再跟隨的波瀾轉折,他從所見所聞中所得的學習培育,他面對自己極其不堪的失敗后所流的眼淚,他羞慚滿面卻又滿心愛慕地在清晨海邊與耶穌的對話,他試煉有時嘆息有時受壓有時的種種煎熬,他面向死亡火劍迫臨時所浮現的一幕幕感人影像,這一切情感的流轉,思想的流轉,都成了他一篇又一篇的獨白,也把他這一個「人」—一個加利利草莽的漁夫,一個蒙召跟隨耶穌的門徒,一個耶穌所設立的第一位使徒,一位開啟天國之門並建立耶路撒冷教會的人,也是一位滿了人性美德,顯出靈性光輝,至終為信仰殉道的人—完整地建構起來。

  究其然,這也是一個平凡如你我的「人」。

  人說到底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沒有人可以自外于「人」,使徒彼得是如此,天路歷程中的基督徒亦如此。

  可惜啊,今日我們還要問:什麼是人?耶路撒冷三千年,宗教戰火纏綿不輟,以神之名行護教暴戾邪血之事,人性顛狂了,魔性張牙舞爪了。無怪乎,太宰治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是,既生而為人,我們也就沒有權利灰心,也沒有資格悲觀,因為原野的盡頭仍有亮光,所有軟弱悲傷失敗后的哭泣,仍然有重新站起來的希望。

  前行!生而為人,有一個永恒的使命在等著我們,就是為光明前行,為理想前行,為找到真正的、精神上的人前行。生而為人的價值,大概就是點亮那盞光明,那份理想,那種視己為人,也視人如己的高貴靈性吧。人世的苦難從來不少,罪與罰伴隨著人生,但有幸的,生而為人是可以在精神上升華的,是可以在理想中得提升的,是可以在信仰裡得著神、找到救贖的。生而為人,不僅能尊嚴地活下去,在人群中充滿愛,更能在真正的信仰中為一個個人流露愛,流露關懷,流露人性的至善來。

  如使徒彼得。

  本書起筆於三亞,脫稿于寧海,定稿於美國克里夫蘭,並由馮平和何莉協助完成。克城依傍伊利湖,猶如迦百農位於加利利海邊,一片浩淼水域。夏風吹拂,郁藍湖水盪漾,我們彷彿可以看到彼得滄桑而帶著甜美微笑的面目,在面對著我們。聽!櫓聲欸乃,透過這張面目,我們依然記得——

  那在加利利海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而跟隨耶穌的人,是彼得!那在凱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手拿天門鑰匙,卻攔阻耶穌釘十字架受死的人,是彼得!那在猶太教大祭司的外院子,三次否認耶穌,后與耶穌兩眼相望,而出去痛哭的人,是彼得!那在耶路撒冷帶下五旬節聖靈澆灌,見證被猶太宗教徒所殺的耶穌,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的人,是彼得!那在哥尼流的家中,把福音傳給外邦人,但又在安提阿作假,不與外邦人共餐的人,是彼得!那在伯拉大河畔的巴比倫,歷經諸多試煉,寫下彼得前後書,至終被帶到羅馬,為基督信仰而殉道的人,是彼得!

  是的,是彼得!

  經典的最高境界,就是說出神與人和人與神的關係吧。

  合上《聖經》,
  想起誰說的: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我-彼得》代序

➤ 目錄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