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未完成的句子《摩西》邁爾
➤ 目錄
邁爾聖經人物傳
未完成的句子
「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出三十二32)
這段話是聖經中幾段最感人肺腑的經文之一。它所流露的真清至性,顯然不是出自後來的史家手筆,因為其句法突然中斷,顯得那麼突兀、奇怪,卻又切近真實的語氣。就如行雲流水的琴音,忽然因斷弦嘎然而止。從這段的對話裡,我們彷彿身歷其境,親見摩西悲從中來,哽咽說不出話的動人一幕。
一、他所面臨的棘手難題
(1)百姓尚未棄絕偶像。以色列百姓聆聽神藉摩西頒布十誡,又被西乃山上雷轟、閃電、號角震天、煙火瀰漫的景象驚嚇了,顫栗地請求摩西作他們的居間調停者,「對摩西說,求你和我們說話,我們必聽;不要神和我們說話,恐怕我們死亡。」(出二十19)於是這位領袖在眾人的懇求下,隱退到山中,一去就是六個禮拜。
等陪伴摩西到山腳的七十位長老返回,眾人無疑的都十分放心,他們寧可暫時失去領袖,也不願再飽受驚嚇。可是過了幾天,他們又惶惶不安了,紛紛交頭接耳說:他到那裡去了?他隨身攜帶的干糧也不夠他維持這麼久啊。他會不會遭到什麼意外?也許被火燒死,或消失無蹤了?「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裡,對他說,起來,為我們作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什麼事。」(出三十二1)
這牽涉到人類只重眼見的傾向。人往往覺得與看不見、屬靈的神溝通是一件抽象、不著邊際的事情。所以就以金銀木石等物質的材料,作成偶像,視之為神的代表與化身。因為著得見、摸得著,就覺得心安,以為神常在他們中間,他們可藉供物邀寵。
這事距離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才三個月。這期間,他們看到神行了多少神蹟奇事。每一天他們都有神的慈愛常相伴隨:神使天降嗎哪,磐石出水,又在白日以雲柱引導前路,為他們遮陰,晚上則以火柱守護。甚至就在不久之前,他們才看見西乃山的異象,知道神就在他們中間。可是他們卻轉離,去造一座看得見、摸得著的偶像作敬拜的對象。
以色列人拜偶像,立時就違反了十誡的第二條命令。他們無意棄絕耶和華,一直到亞哈的時代,才敢如此明目張膽;但他們希望以金牛犢來代表耶和華。這明顯抵觸了第二條誡命:「不可為自己雖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這也是那羅波安所犯的罪。
(2)他們的墮落。伴隨拜金牛犢的儀式而來的,是放浪形骸的狂歡宴,那是埃及人拜偶像儀節的一部分。這點可從經文的敘述看出端倪:「百姓起來獻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來玩耍。」後來又記載說:「摩西見百姓放肆(亞倫縱容他們,使他們在仇敵中間被譏刺)。」由此我們可以推論:以色列民自出埃及以來的節欲自製,一下子都鬆懈了,他們開始尋歡作樂,放縱情慾。
(3)神的懲戒。以色列民叛逆墮落,神有充分的理由懲罰他們,因他恨惡罪惡。而且他的權威與公義,特別是十誡的權威性,不容他背乎自己,不守誓言。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擔心神若在震怒之下毀滅他們,會招埃及人議論說:「他領他們出去,是要降禍與他們,把他們殺在山中,將他們從地上除滅。 」而使耶和華的屬性遭到誤解非議。
那麼神應當如何行才好呢?如果饒恕百姓,從此他們就更不重視他的權威與應許了。如果毀滅他們,他的榮耀又會受到虧損,且似乎就收回了他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應許,未將迦南美地賜給他們的後裔為永遠的產業。這些顧慮使摩西左右為難,因此地不接受神的提議:降禍擊殺全眾,只留他一人倖存。
神的這項提議像極了當年他吩咐亞伯拉罕獻上獨生愛子以撒。兩次,神都是為試驗其僕人的私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魔鬼的試探與神的試煉的迥異。前者是為誘發人的邪惡,讓它一發不可收拾,如岩漿湧出火山。後者卻為引發人的良善,使之成為人的美德。因為人的道性岩不付諸實踐,就不能成為人擁有的品德。
二、摩西心裡的掙扎衝突
摩西應百姓之託,上山作他們的代求者。沒料到他才離開不久,他們就墮落敗壞了。神準備伸張公義,大施懲戒,摩西即刻為他所愛的同胞求情:「摩西便懇求那和華他的神說……求你轉意,不發你的烈怒;後悔,不降禍與你的百姓。」「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
懷著沉重的心情下山,遠遠就看見歌舞歡騰,眾人圍繞著金牛犢又唱又跳的景象。早年剛烈的脾氣,冬眠了數十年,一下子又點燃起來。他的烈怒不是針對百姓,而是針對他們的罪而爆發。「摩西便發烈怒,把兩塊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又將他們所鑄的牛犢,用火焚燒,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眾人皆驚駭愕然,但這些措施並不能嚇阻邪惡的罪。所以摩西又採取更激烈的措施,藉著利未人的刀,以三千人的血償付罪債。
次日,當營區滿了哀號悲鳴,眾人懊悔沉痛之際,摩西的震怒立時又化為滿腔的哀傷與憐憫。怒火化為傷痛的淚水。他沉痛地對百姓說:「你們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華那裡去,或者可以為你們贖罪」(30節);但他並沒有告訴他們內心的盤算,或他計劃要付出的代價。
三、摩西的提議
他心情沉重地回到神面前,對於是否能交涉成功毫無把握。他知道百姓的罪孽深重,如何能求神赦免呢?除非付出贖價。但什麼贖價才能使公義的神收回懲罰呢?牲畜的祭物是不夠的。惟一的辦法就是犧牲自己。甚至連這個他都不是很有把握,但至少可以試試。這是一他上山時盤旋在心頭的秘密。
也許讀者會問:為什麼摩西會想到贖罪的辦法?我們必須記得,在此之前,摩西曾再三和神磋商祭物的問題。「贖罪祭」這個字眼曾多次出現。由此他知道:藉著捨己,人可以救贖別人。代罪應該是能被神接受的。只是他一人的生命能抵得過百姓深重的罪孽嗎?
摩西替百姓向神認罪,接著又說:「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卻無法再說下去了。如果神能白白赦免,那將是何等恩福,也顯示神是多麼慈愛,滿有憐憫。以色列百姓將永誌不忘這莫大的恩典。
但是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神豈能白白赦罪呢?摩西心存疑慮地又附上一句:「不然,求你從你所為的冊上塗抹我的名。」這冊指的可能就是生命冊,或神登記其子民姓名的冊子。他這項建議也許是表示:或者他當場被神擊殺,因而見不到迦南美地,或者是從神的選民名單中將他剔除,成為被神所棄的一員。
摩西的這項提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抉擇,因為在登西乃山的冗長過程裡,他有足夠的時間反覆斟酌。他毅然將自己擺上,為百姓的罪作代贖之祭。神的心一定深為忠僕的崇高義行感動。這一行動使我們聯想到神的獨生愛子,為了救贖罪人,流血捨身,成了多人的贖價。
自然,摩西的提議沒有被神接受。沒有一個凡人能為自己或別人代償罪債。然而神仍然放過百姓,等百代之後,再在十字架追討他們的罪(羅三25)。雖然他們不再有神同行,神仍差派使者引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
邁爾聖經人物傳-摩西:19 未完成的句子
➤ 目錄|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