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天使作工在罪惡之城《亞伯拉罕》邁爾

➤ 目錄
    
邁爾聖經人物傳

天使作工在罪惡之城

經節:創世記第十九章

  在這一片微波蕩漾的死海底下躺著幾座平原古城的廢墟。往日曾有的蠢蠢生息,思想議論,通商貿易,一切的歡笑、悲泣、喘息,軍人的征伐,牧人的吆喝,市場的喧嘩,孩童在廣場嬉戲的聲音 ── 全為眼前駭人的沉寂所吞沒,這幅景觀恰足以印證聖經的真理。

  環抱於群山峻嶺中,死海低於海平面一千三百尺。由於入眼一片荒寥、詭異,長久以來人們認為從未有鳥群飛越過它陰鬱的水面;沿岸未見貝類孳息,寸草不生。水邊倒是堆滿殘枝敗幹,這些原是約但河的怒濤從沿岸的莽林掠拔而來,再由潮沙沖積上岸。枝幹上厚厚覆著一層使死海的水完全不合飲用的特濃鹽分。遊客蹀躞於此,總會油然想起聖經的話說:「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

  有幾個理由使這樁超級的毀滅的行動顯為正當:

一、這是對其餘人類極具憐憫的警告

  洪水的教訓幾乎已從人類的記憶中消失;各種無恥的穢行再度氾濫,其猖獗不下於挪亞當年使大淵的泉源為之裂開的恐怖罪惡。所以,及時藉這可怕的事件給予警告,讓作惡多端的人認清自己的可憎,覺悟自己的所作所為已超過神可以容忍的限度,這不能不說是全地審判者既明智又有恩慈的舉動。

  的確,神審判的臨到只是暫時嚇阻了鄰近城市的居民,並未防止他們幾世紀之後淪入同樣的敗德深淵,也未能使他們免於從約書亞的劍鋒遭到當年所多瑪從天上的火所遭遇的毀滅。然而,神的警告是出於他的憐憫,雖然人不肯聽。而所多瑪的這場災難,按智者的形容,正是在可怕中顯示了「耶和華神的慈愛」。

二、此外,在這場可怕的毀滅中,全能的神只不過加速了惡行的後果

  一國之所以遭受毀滅,往往因其內部已腐敗,恰如東北風襲掠而過,森林隨即滿目瘡痍,只不過加速木蠹長年的蛀蝕而已。任何明眼人在天黑之後走過所多瑪街頭,都可以預感這城必將覆亡。各種反自然的罪行已經腐蝕了這城的心,照這種情勢演變下去,徹底的毀滅應是指日可待。

  然而,進人亞伯拉罕的帳棚中,你見到的是純樸、親和、以及高貴人品所具有的各樣美德;這些美德使他的名千古流芳,使他的子孫享有榮耀的未來。進入所多瑪呢?在那猥褻的氣氛中,你看見居民因浮靡而頹廢,又屈服於異邦的剝削而喪失自尊,穢行到處充斥,城中找不到十個義人;至於維繫家庭應有的純潔情感和服務人群的理想也已流於空泛。所有這一切症狀,有如先知的聲音發出預言:「他們的刑罰並不遲延,他們的滅亡也必速速來到。

  對我們而言,這是何等嚴肅的鑑戒!綜觀歷史,帝國的興衰由東向西迫遞,印度、巴比倫、埃及、希臘和羅馬相繼稱霸又淪落。大英帝國鼎盛的國勢是否也將凋零,如同其它帝國一般?當我們放眼四周與日俱增的奢靡,無恥穢行當街囂張,拜金主義到處橫流,婚姻關係又日見鬆弛 ── 凡此種種真讓人為大英帝國憂心如焚。惟一的希望係於達成福音普世廣傳的使命。倘若我們漠視這項使命 ── 如果我們所輸出的鴉片箱多於聖經,酒商又多於宣教士 ── 那麼,大英帝國的衰頹,恐怕近在眉睫了。

三、在城傾覆之先,神曾作過謹慎的考察

  「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這短短數語反映出神的一種行事法則。他不忽促行事,也不憑藉耳聞;他必親自祭看是否有任何可寬免的情況。主只有在多年察看無花果樹,卻總找不著果實之後,才說:「砍掉它吧!何必為它留存地土?」這種辛苦的用心,正是神的特性。他不願一人沉淪,也不輕易發怒。審判並非他的例行公事,而是他的非常舉動。他告訴我們,有天當我們察看他的作為,將從他允許臨到世上的許多災難獲得安慰,因我們將明白他所行的並非「無故」(結十四23)

四、在審判未臨之前,神會發出許多警告

  這正是他的體恤 ── 首先,約當二十年前,所多瑪彼基大老瑪征服;然後羅得遷入,他的存在對當地所產生的警惕作用,雖未能貫徹始終,畢竟也是為義而發的抗爭(彼後二7~8)。最後,由於亞伯拉罕的拔刀相助,該城居民從兵褻的蹂躪中獲得拯救。一次又一次,神警告他們,若不悔改,必有大難臨頭。用神自己的話說,他「從早起來」差遣他的使者,但是人們卻掩耳不聽。

  在任何個別情況中,神的作法並無二致。每一件罪行,過程中總有一連串警告信號橫阻在前,只是當事人強行闖越。正如過度疲勞會引起神經痙攣,這是警告人要馬上休息,免得導致癱瘓。同理,按照神的安排,若非漠視無數警告鐘響,人不可能踏出墮落的一步。罪人啊!到處都有警告你的信號。

  只要重視這些警告信號,就能獲救。漠視它們,一意孤行,必然導至良心剛硬,靈魂死亡,並有褻瀆聖靈之虞。這種不蒙赦兔的罪並非由於某樁罪行,乃植根於一種狀態 ── 亦即魂不願,也不能感覺;對自己的狀態完全不知或漠不關心,對自己正往滅亡的路晃蕩,一點也不警覺。這種罪之所以不蒙赦免,因為犯這罪的人不承認或感覺赦免的必要,因此,也就不會懇求赦免。

五、值得注意的是,神盡其所能拯救一切他能拯救的人

  羅得是個後繼無力的人,以善始,卻半途而廢。剛出發的時候,他陪伴亞伯拉罕離開吾珥,生命散發著非凡的潛力,遠景輝煌。可惜他卻是那種經不起成功的人。的確,再沒有比成功更險惡的試探了。迷魂陣比亞玻倫(啟九11)的明顯攻擊更叫人害怕。財富的欺誑比生活的憂息更容易摧毀人。

  起初,當羅得被肥沃的牧原吸引而下到所多瑪時,他曾經立志與當地的居民保持距離,所以選擇居住在城外,但向火直撲的飛蛾那能免於被燒傷?漸漸的,他放棄了帳棚的生活,定居在城內,最後甚至把女兒嫁給當地人,自己成為該地的參事,坐在城門口斷案。雖然他熱誠款待客人,但從他為了實現這項美德所採取的對策,可以看出所多瑪的風氣如何玷污了他原有的純潔。他是神以大能從所多瑪搶救出來的,彷彿從火堆中救出的餘柴;至於他暮年的景象,我們最好用一層簾幔把它遮住。然而,像這麼一個殘缺的人卻蒙神拯救。

  並且,他不是單獨獲救。與他一起獲救的,尚有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他的妻子出城沒幾步路,便因不順服和惋惜等等錯綜情緒,忍不住回頭向後看,由此顯出他是個無可救藥的人。至於他的兩個女兒呢?由於他們施加在父親身上的淫行,永遠被烙上了敗德的醜名。如果連這樣的人,神都千方百計拯救他們,對那些遭受毀滅的人,他的心該有多急切呢?由此更可見,只要在他的憐憫尚能容忍的範圍內,神都盡力拯救。最後審判的那日,在所有失喪的靈魂中必無一人有權宣稱自己理應歸在得救者的行列;而在得救者中,必有多人之忝列其間,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太八11~12)

  天使訪問這城的動機有三:

  一、最基本的原因是出於對人類的愛。天使愛我們。雖然深知我們未來所將承受的尊榮要使最高等次的天使相形見絀,那湧動在他們靈中的至純慈愛卻絲毫未被嫉妒吞噬。神既然這樣命定,他們就心悅誠服,因為我們乃是基督的至寶。所以,他們不辭艱辛地離開黃金的殿宇,穿破雲天,來到人間,催促徘徊在救恩之外的人速速悔改。若遇任何攔阻,他們的使命便是將這攔阻挪除。二、直接的原因乃是亞伯拉罕的禱告

  。「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記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創十九29)。親愛的讀者!若有至親好友置身在敗壞的所多瑪的環境中,請為他們懇切代禱。你似乎不可能親臨其間拯救他們,或以任何方式援助他們;但神將聽你的禱告,差遣他的使者前往那艘大洋中的船、那間北美森林中的伐木之寮、那搭在非洲鑽石曠脈旁的草屋、或那純為飲酒作樂而設的歡場。神的使者無所不至。所多瑪無法扣留它所迫害的人,不讓神的使者接觸;天使光明的存在也不會被周圍不潔的空氣所玷污。正當你禱告的時候,神的使者便出發去執行你所祈求的,雖然他們前進的步履或將暫時受阻於不可知的魔力(參閱但十12)。

  三、終極的原因卻是神的憐憫。「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憐恤 ── 這正是最重要的關鍵。當使徒保羅解說自己何以能在榮光照耀的救恩圈中佔有一席之地時!他舉出了意義深遠,叫人十分信服的原因:「我蒙了憐憫」;「我成了何等樣的人,全靠著神的恩典。」永世已如晨星一樣升起在我們心中。歌頌神的憐憫將是我們永世生活的主題。

  奇妙的是,神竟差遣人子為他得人。當然,若是差遣天使,他們的工作果效比我們好。拯救羅得的過程中他們所表現的執著和睿智,豈非我們這些作主工的人所應記取的借鏡和激勵?直到如今,世界仍充滿所多瑪,而許多為我們所熟知、親愛,或有權要求我們伸出援手的羅得,現仍耽坐在城門口。那把他們從火中如餘柴般救拔出來的熱誠,為什麼激盪在我們裡面不及激盪在天使裡面呢?光明的靈呵!請教導基督徒如何拯救靈魂,好讓我們工作有方 ── 免得到時被從崗位上撤職,而你們卻成群結隊,每日清晨從洞開的天堂大門出來,取代我們在課室內、講台上,或污穢的巷弄裡空佔的位置。

  天使來到羅得所在之地 ──「那兩個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瑪。」什麼?天使竟然親臨所多瑪?是的,置身在所多瑪,卻絲毫未損天使的本質。正如一道明光穿過某道臭氣沖天的巷弄,卻仍澄澈依舊。在所多瑪度過一夜的天使,雖然周遭盡是罪人,卻仍保持純潔無瑕。如果前往所多瑪,是為了營謀私利,那麼,像羅得一樣,你不久必會顯出道德遭受玷污的痕跡;然而,若為了拯救靈魂,像這兩位天使一樣,即使你前往罪惡的淵藪,不潔與褻瀆到處充斥,你卻不至遭到玷污,必將出淤泥而不染。「凡為攻擊你造成的器械,必不利用。凡在審判時興起用舌攻擊你的,你必定他為有罪。」(賽五十四17)

  這正是基督福音的精神。「去找那失去的……直到找著」(路十五4),「耶穌伸手摸他」(太八3)。我們不能坐等罪人前來,乃要進入他們中間 ── 到河岸邊,那兒有魚隱藏在陰涼的水深處;到城中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那兒有人群聚集;到酒吧、歌廳、犯罪場所、貧民窟;是的,到地球上最僻遠的地區 ── 只要有人的地方,我們便需前往傳福音。在最不可能的所在,我們可以贏取許多羅得,這等人若不被尋見,就要死在罪中。

  他們甘於只為少數人作工 ── 用手採擷的果實具有特別的價值。常常,我們出於無知,喜歡到果園中把豐盛的果實撼落滿地,孰知這種過程會造成諸般浪費;許多熟透的水果將因此遭到挫傷,猶仍青澀的幼果將被迫提前脫落。

  據我們所知,所有蒙主精選的跟隨者都是它個人工作的結果。他個別的對每個人說:「跟隨我!」他的一生充滿了與人個別的交談。它揀選個別的靈魂(太四19、21,九9;路十九5),甘於付出許多時間和心力去拯救一位寂寞的女人,即使他素行不佳(約四)。他鍥而不捨地尋找那一百隻羊中惟一迷失的小羊。這些人因而陶熔出來的堅毅性格恰足以印證他拯救人的方法。使徒保羅的作風不正是個人工作的最佳楷模?他說:「我們傳揚它,是用諸般的智能,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

  實難定言個人談道或講台信息何者得人較多。那使人得救的,恐怕不是講章,而是會後與工人的深談,或父母的信、朋友的分享。當基督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凡受造的)聽」時,豈不是指著我們應竭力挨戶傳揚天國的愛,使普天下亞當的眾兒女都能聽聞?

  當贏得一個靈魂歸向神時,你可知自己成就了何等的事?!泰勒弟兄(Janmes Brainerd Taylor)雖然英年早逝,卻已得人數千,以下事蹟摘自他的傳記,這則事蹟正是無數同類事蹟的典範:

  有一回,泰勒拴了馬匹,在路旁的井邊汲水飲馬,身旁有個過路人也正作著同樣的事。這位神的僕人便趁著馬飲水解渴的當兒,轉身向這個陌生人懇切陳說基督徒必有的責任和榮耀。只一會兒功夫,他們便分道揚鑣了。但神的話卻深植在這過路人的心中,引導他悔改得救,甚至成為宣教士。他常常詫異著這個引領他悔改的器皿到底是誰,只是遍地尋他不得,直到許多年之後,他接到從本土寄來的一捆書,讀到有關泰勒弟兄一生敬虔的故事,從畫的前頁看見那張自從井旁短暫卻難忘的交談後便晝夜縈迴腦際的臉,這才明白過來。

  贏得靈魂的確切方法向來是用心關懷某一個人,不斷接觸他,直到他接受或拒絕福音為止。倘若基督徒認識平實中的偉大,我們就不致聽見許多好大喜功的呼籲。基督自己留在小村莊裡默默作工三十年。腓力離開大復興中的撒瑪利亞,進入沙漠中拯救了一位尋找神的人。

  你曾否向為自己作工的人、鞋匠、郵差、朋友或鄰居傳福音?只要每個基督徒願勸導自己的鄰人和兄弟認識主,不需多久,福音便能遍傳天下。

  天使率直告知羅得將要臨到的危難 ──「二人對羅得說,你這裡還有什麼人嗎?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創十九12~13)。今天,我們已不敢這麼坦白地警告人,我們習慣說粉飾的話,比基督溫和得多。基督自己並不諱言地獄中有不死的蟲,不滅的火,也不只一次把罪人悲摻的結局向世人揭露:他們將在黑暗中哀哭切齒、叩門而門卻不開(太八12,十三42、 50,二十二13,二十四51,二十五10~12、30;路十三25~28)。主之所以訓誨凌厲,顯因人可能一旦蹈犯某種錯誤,便無轉寰餘地。所攝取的食物若缺乏某種養分,發育中的孩子會罹息軟骨病或體質羸弱。同理,我們目前的教導若有欠缺,將來的後果真是不堪設想。無論我們敢不敢明言,所有不信從基督福音的人「要受刑罰 ── 就是永遠沉淪,離開主的面和他權能的榮光」(帖後一9),這結局像神的本性一樣不容置疑。而「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惟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來十26~27)

  也許恩典時代比想像中更近尾聲了。未日的鐘聲或已敲響,駭人的崩雪或已傾圯,同時,烏雲正沉沉籠罩無神的年代,預示著將臨的暴風雨。顯然,在審判的日子裡,景況要比所多瑪和蛾摩拉所遭遇的,慘烈萬分。這日子或許突如其來,任何兆頭也沒有,「羅得到了瑣珥,日頭已經出來了。」大自然替神保密,天空未見徵兆,雲彩未見翻湧,大地也不震動;但是斧頭卻遽然斫向受詛之樹的核心。逃生吧!親愛的讀者,切勿回頭探看,要一路向前疾奔,直到躲進基督的磐石穴中,惟有如此,我們方能逃躲對罪的公義審判。除非基督已屏障在你和公義追討罪孽的步履聲中,否則切勿止步。

  天使催促羅得 ──「天明了,天使催逼羅得」(創十九15)。他們並不願在羅得家中多作逗留,因為在那裡,不像在亞伯拉罕家中作客那般自如;整夜,他們竭力勸服羅得相信毀滅的災難就要來臨,甚至催促他前去喚醒女婿們。然而,沒有操守的人無法發聲振贖。有人說,若要影響人得救,我們最好略微隨波逐流,這真是要命的謬論。我們若住在所多瑪,就無能援救所多瑪人。要救他們脫離漩渦,就必須身在漩渦之外。是的,所多瑪的居民啊!你們心想提升所多瑪,不料反被它拖垮;你們試圖以好言相勸,反而遭受訕笑。「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

  任務未能達成,羅得反而因受到別人嘲弄、懷疑,竟然「遲延不定」。怎能為看來似乎愚蠢的行徑拋家棄兒呢?一切均將如常運作,就像創世以來一樣。「羅得遲延不走……二人……就拉著他的手。」

  這就是所謂的「援手」,愛到真切,不容拒絕的援手。兩位天使只有四隻手,但沒有一隻是空的,每隻手都抓住一個裹足不前的罪人。多麼希望我們充分體認這種從神來的,急欲把人從火中救出的熱誠(猶23)!

  天使卻未就此罷手,直到所保護的人安抵城外,且往遠處山上疾奔。就這樣,羅得被從傾覆中救出。然而,雖然離開了所多瑪,所多瑪卻仍如影隨形跟著他,以致他往後的生涯,我們合當用幔遮掩。縱然如此,他的得救仍然見證出代禱的威力。像他和女兒們這樣道德卑下的人竟能獲救,完全因著亞伯拉罕的代求。而他最後定居在小城瑣珥,這城之能幸兔於難,也因他的緣故。

  讓我們起來催逼罪人吧!讓我們彼此勸說:「逃命吧!與其失喪靈魂,不如失喪所有;不要回頭耽戀過去的得失,切勿徘徊在逃城 ── 耶穌基督 ── 之外。動身吧!不要成為猶疑的俘虜,機會可是稍縱即逝;毀滅的箭矢已射離公義審判的弓。『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邁爾聖經人物傳-亞伯拉罕:18 天使作工在罪惡之城

➤ 目錄上一篇下一篇